当前中美关税博弈处于白热化阶段牛掌柜,临近周末,不少投资者对中美第三轮关税谈判能否达成最终协定仍持较大怀疑。不排除出现各种意外,毕竟特朗普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靠谱。
但从中美两国利益及当前大国博弈新格局的大背景来看,双方经过艰难博弈后,较大概率能达成阶段性关税协定,使关税问题尘埃落定。
做出这一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个原因,结合当前中美互相加征关税的水平,若此次谈判破裂,此前几轮谈判将前功尽弃,中美可能开启新一轮不断升级的关税战,甚至波及非关税壁垒,导致措施变本加厉。
简单来说,若谈判未能达成协定,美国可能按此前官方宣布对中国再加征24%的关税,中国也将对等加征;美国还可能以俄罗斯相关制裁为由,对进口俄罗斯石油的中国加征二级关税。这些情况一旦爆发,中国的反制将不再有过多顾虑,双方关税大战会持续升级,后果严重。我认为,无论特朗普政府还是中国,都不愿看到这种局面,但谈判失败后,事态发展到这一步的概率相当大。
第二个原因,从美国角度看,此前为促成第三轮谈判中中国让步,美国做了诸多铺垫。
7月22日牛掌柜,美国与日本达成所谓关税协定,特朗普宣布一系列对美形成压倒性优势的谈判结果;7月27日,又官宣与欧盟达成关税协定,同样宣称形成单边对美压倒性优势。
官宣与欧盟达成关税协定
但站在8月8日来看,这些谈判仍存诸多争议。例如,日本官方明确表示,当时的谈判内容与特朗普对外宣布存在较大分歧;欧盟也对美国官宣的美欧谈判内容提出各种质疑。简单说,美日、美欧之间的关税谈判并未真正尘埃落定。
若中美谈判出现重大消极变化,可能对美日、美欧下一轮关税协定的最终签订产生新的重大不利影响,意味着美国此前签订的协定或单方面发布的文件可能引发全球其他方的反弹。
第三个原因,美国8月6日以对俄罗斯制裁的二级关税为由,对印度加征25%的关税。
若中美谈判破裂,不排除对中国加征类似关税,这会将中国、俄罗斯、印度以及巴西、南非等金砖国家或上合组织重要成员,通过关税博弈推向同一战线。
试想,特朗普非常担忧美元之外形成全球新货币结算体系。过去,印度因与美国关系密切,不支持金砖国家新结算体系,相当于向美国“投名状”;但此次关税博弈中,美国显然未将印度置于优先位置。若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均被加征高关税,可能促成美元体系及SWIFT系统之外的新全球结算体系,这一概率相当大,将对美元霸权形成新挑战,特朗普需慎重掂量。
第四个原因,美国当前推动制造业回流,需要原材料及大量专业设备,未来一两年内仍有大量需求需中国配合或支持。
例如稀土、半导体原材料(如钾、锗)、新能源材料(如锂矿、锂盐)等。尽管美国在开辟战略资源新供给路线,但短期内难以实现。
因此牛掌柜,从谈判的战略缓兵之计来看,特朗普当前与中国撕破脸,对美国制造业回流并不利。
最后,回顾过去,4月份双方谈判曾破裂,互相加征关税超100%,导致美国股市大幅调整、美债遭全球抛售,特朗普当时承受巨大压力;同期中国股市也面临压力。有了4月份谈判失控的前车之鉴,双方金融市场及投资信心可能难以承受类似局面。
因此,不论美国还是中国,都可能克服困难,较大概率达成虽非尽善尽美但能阶段性平息中美关税问题的协定,为今后谈判或战略博弈争取更多空间。
启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